English

伟大的“支点”

——经济特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贡献
2000-11-14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李南玲 陈雅妮 我有话说

回眸中国建立经济特区20年,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撬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推动了中国在短短20年间的历史性大跨越。

创新是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其20年的创新成果,已长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参天大树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帷幕。

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有一个突破口,中国改革开放同样需要排头兵。邓小平同志要求: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

1980年8月26日,随着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正式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国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生事物——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的初衷是要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摸索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为刚刚启动的中国改革开放探路。

1987年11月,深圳为把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转让换取建设资金,敲响了拍卖土地经营权的第一槌。这石破天惊的槌声让国人为之一惊,引发了国家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修改宪法草案,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使土地资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资金来源。

不仅如此,勇于创新的深圳人在全国开创了许多先河:率先推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率先发行股票;率先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市场经济观念……

不只是深圳,几个经济特区及浦东新区都以敢闯敢试的精神大胆实践,大胆创新。海南“小政府、大社会”的宏观管理体制的探索,厦门的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探索,珠海对基建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等等,催生了特区经济社会的全新格局:特殊的税收政策,特殊的资金、货物、人员出入境管理,特殊的劳动用工制度,特殊的多元化经济模式,特殊的城市规划建设思路,特殊的政府架构和运作模式,特殊的人力资源引进和组合模式,特殊的住房发展和社区意识,特殊的城市化结构,特殊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等等。涌动在这些“特殊”背后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浪潮,把经济特区办成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窗口,改革创新的试验场,学习市场经济的大学校。

在创新的过程中,经济特区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特区速度”。20年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递增31.25%的速度增长,不仅创造了亚洲经济发展之最,同时创造了世界大中城市发展速度之最。1999年,经济特区(含浦东)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67.3亿元,比建特区之初增长了14.5倍;出口总额360亿美元,占全国同期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强。“特区速度”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特区实践更是雄辩地展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结合。

特区的体制创新犹如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精灵,飞越南岭,飞过长江,飞向全国。中国的改革从沿海到沿江到沿边直至西部大开发,许多新事物、新观念的发端都可以追溯到经济特区,都或深或浅地烙着经济特区“原创”的印记。经济特区这个“体制改革试验场”,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着示范、引路和辐射作用。

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经济特区20年风雨历程的曲折与教训,同样成为这一伟大实践的宝贵财富

20年来,经济特区对中国发展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本身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把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演化为一种可操作的发展实践,并用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去影响中华巨龙的走向。

经济特区在迷茫、争论和摸索中的创新之路曲折而艰辛,行差踏错在所难免。特区人将改革的探索叫做“试验”,他们有敢闯敢试的大无畏精神,更有“大胆创新、不怕失败”的胸襟。人们不难记住特区在“试验”中出现的种种失误,更难忘记特区扭错行正后的成功。

发生在1992年8月10日的那场“股票风波”,是深圳在股份制探索中经历的一次重大挫折。那一年,120多万人云集深圳买股票,而三分之一的抽签表却从“后门”给分掉了。排了几天几夜而空手无获的股民十分不满,由此引发了一场混乱。“这场风波波及面之广,影响之坏,是建特区以来所没有的,给改革开放造成了损失,给我们的教训非常深刻。”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面对这场风波,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深刻反思,使这次风波为今后股票的发行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深圳的股份制改造由此而加快了发展步伐,只用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一个地方性小市场到全国性大市场的跨越。截止到去年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463家,上市股票504只,市值总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海南的经济发展也曾走过一段弯路。1988年海南成立特区后的4年间,其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30%-40%的速度递增,1992年还创造了全国的最高记录。但是,由于海南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自身经济基础并不扎实,又急于追赶其他几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水平,多数投资者为了追求短期获利大量投资房地产,使海南成为全国泡沫经济最严重的地区。

当1995年海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突然跌至4.3%这一最低点时,海南人终于清醒了:没有扎实的产业基础,经济的高速度是不可能持久的。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海南确定以热带高效农业、旅游业和海洋产业来启动经济的发展。尽管海南没有完成它做为经济特区既定的发展目标,即到本世纪末达到或超过全国发达地区水平,但目前已进入经济恢复增长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志君说,海南发展中遇到了挫折值得西部开发时借鉴。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单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必须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才能在国内外资金涌入时有计划地稳步发展地方经济。

经济特区的改革在“试验”中层层推进: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试验”,试出了一个招标投标;价格体制的“试验”,试出了双轨制的并轨;人事管理制度的“试验”,试出了市场化的人才机制;企业改革的“试验”,试出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同时,这种“试验”又像是趟雷,特区获取的负面经验,使后来者得以避开雷区,绕开陷阱,在改革开放中走得更加平坦、快捷。诸如大开发中的房地产泡沫问题、吸引外资中的产业结构问题、开发建设中外来人口的管理问题、外资企业的劳资矛盾问题、对外开放中泥沙俱下的“黄赌毒”问题等等,都是在特区打了遭遇战后,提醒了各地党政领导,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筑起了思想和政策的防线。

经济特区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特”的淡化而衰减,它先行一步的使命远远没有完结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特区优惠政策逐步普惠到全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区还特不特”、“特区该怎么发展”,甚至“特区还需不需要办下去”的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

就在这个时候,江泽民同志于1994年6月来到深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重申了经济特区的“三个不变”: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要多久,经济特区就要搞多久。”

重新认识特区的“特”与“不特”,即特殊性与普遍性的问题,是解决特区前进道路中发展战略问题的关键。经济特区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立足点从过去较多的依靠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转移到主要依靠苦练内功、增创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上来。经济特区开始了新一轮的腾飞。“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总书记的亲笔题词为特区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增创新优势的过程中,经济特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转变政府职能,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经济特区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并抓出了自己的特色。特区精神文明成效显著,为特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特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

在特区采访,使我们产生了一个新的印象:特区,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那种生气勃勃又有些杂乱无章、敢闯敢干却不乏一夜暴富者的景象。深圳、珠海、厦门、浦东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园林城市(区),而高新技术的发展也无一例外地成为特区经济新的推动力。站在新世纪门槛的中国经济特区,开始了从追求高的经济增长向现代化和提高人类自身的方向转变。它们不约而同地注重社会与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关注人们的精神追求,着意塑造一种极具现代意识的“特区精神”。

用一位特区问题专家的眼光看,这些年深圳最大的成就,就是它正在由一个功能比较单一的经济特区,向一个全面发展的城市升级。城市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获得了空前的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社区意识———不仅仅是有钱和高楼大厦———正在成为深圳新的城市品牌。

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深圳的三天一层楼和遍地打工妹,而是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是诸如华为、中兴等一批博士、硕士云集的知识型企业,是全国名校汇聚的虚拟大学城,是刚刚兴办两届却已声誉鹊起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人们对深圳的向往,也不再只是机会和金钱,更是那里茂密常绿的花木,澄彻明净的蓝天,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

从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珠海的模式似乎更加意味深长。在几个特区中,珠海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都不是最可观的,但20年来珠海的建设者完成了一项最重要的城市“基础工程”———生态环境工程。他们投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8%的资金,把这座滨海多岛的城市按“八个统一”严格规范、建设,甚至不惜牺牲某些引资项目作为保护环境的代价。建设者的心血没有白费,1998年,珠海在世界上400多个城市中以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当年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今年珠海又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为世界上居住最舒适的城市之一。

借助积20年努力成就的环境优势,珠海新一轮的发展思路非同凡响:即首先启动教育产业,以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来提升珠海已有相当基础的软件、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市政府以最优厚的条件和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吸引国内及海外名牌大学来珠海建研究机构和教学区。仅一年多时间,便有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与珠海签定了投资协议。今年秋天,已拥有4000名新生的中山大学珠海教区正式开学,明年即可达到万名学生。哈工大投资9亿元的新经济资源开发港也已开始启动。

20年来,经济特区始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1世纪经济特区拿什么奉献给国人?如果说特区过去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探索道路的话,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区的新使命就是为中国这样有着悠久农业文明传统、又有社会主义现实基础的发展中国家率先探索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个任务比为改革开放探路更为繁重,更为艰巨,所需要的创新能力更强,对中国、尤其是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所产生的时代影响也将更为深远。(新华社深圳11月1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